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2014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三)

【新祥旭考研私塾】 / 2014-07-19

   因为我清楚自己是个不到最后不会全力以赴的人,所以暑假并没有给自己布置多重要的任务,但考研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持制定清晰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我所重视的。我依然想强调状态的问题,你可以不全力以赴,但你要清楚什么时候该使出全力,你可以放松一下去吃去玩,但你要清楚自己可以立刻收心回来看书。考研过程中最忌的是迷茫的状态,当你感到自己对复习无从下手、不知下一步该往哪迈的时候,你就应该好好回顾一下复习进度,适时完善复习计划,如果这时你还只是埋首桌前,看似认真地背着专业课,呈现的就只是努力的假象了。我其实有点后悔暑假太悠闲,桌子那么大却只是过了遍专业书而没有着手整理真题笔记,导致我后期整理笔记的时间很不够,压缩了练习消息和评论写作的时间,而且9月以后租的自习室桌子特别小,从暑假那么大的桌子变成那么小的桌子一开始特别不适应,书本完全摊不开,常常和小伙伴你做笔记的时候我就出去读书这样轮流用桌子。暑假是很重要的时期,复习的差距就是在这时候渐渐拉开的,效率高的人暑假能前进很大一个度,能把专业课和英语的基础打牢,到了后期就是巩固和提升阶段了,听起来就胜券在握的样子。我暑假也是在打专业课和英语的基础,但只能算打了一遍,没有打牢,9月以后也一直在完善“打牢”这个过程,没时间做什么拓展提升,这也就拉开了我和那些四百多分大牛的差距。有些人会说395也可以了,但人总还是要尽可能地向着高处做到最好,尽力做到最好了结果往往都不会差,但就因为知道当时并没有做到最好,所以想起来总还是会有那么些遗憾。

  四.政治、专业课与英语三管齐下,一个都不能松。

  八月的最后一天,暑假所在的自习室即将恢复健身房的使用,又开始为最后四个月寻找新的自习的地方。有的人决定去图书馆,那里研友多,三楼可以大声背书,但我想到要在大冬天的凌晨五点多天还没亮就睡眼惺忪地去占座,而且条件各种差,就还是和小伙伴在东门外租了考研过程中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自习室。这个自习室两人同桌,一共四列,每列八排,算起来容纳64人,俨然高中教室的感觉,我的位置凑巧和高三最后阶段坐的位置一致,身边又都是小伙伴,所以坐在那里感觉很安心。

  从九月起,终于有了一点紧迫感,我开始实施高考作息,早上六点二十起床,七点到自习室,中午在东门外吃了中饭后在自习室桌上趴半小时午睡,晚上十点半以后回寝,回了就洗洗睡,不打疲劳战。我从初一就开始晚睡,大学期间每晚熬到凌晨三点更是常事,但最后这段时光,当真是难得的做到了早睡早起。自习室的研友大多是不认识的,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从七点开始早读,各读各的,读到八点或八点半自动停止,还想读的就自觉去自习室外面读不打扰别人,氛围特别好。下面我分别说一下我这最后四个月各科的复习步骤。

  政治

  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政治上投入的时间,差不多是英语和专业课复习时间的总和。早前看到一篇政治96分的大牛写的详细经验贴,我将他的复习步骤抄了下来认真执行,该做的都做了,该背的都背了,但最后只考了六十几,拖了总分后腿,很多比我复习时间少很多的同学都考了七八十分,我至今没反思出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8月下旬通过启航政治将要考的内容梳理了一遍,分为四部分,分别是马哲、毛中特、史纲和思修,马哲最难懂,毛中特考得最多,史纲次之,思修再次。说实话我并没有记下多少实质的内容,只是感觉都是高中学过的。一个月后,9月22日出了政治考试大纲,当天去买了政治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从那天起正式开始了政治复习。每天早读结束后,花大半个上午先看一章红宝书,再做那一章的1000题,答案依旧不写在书上,而是拿个本子写下来,因为1000题不止做一遍。做完后批改,看错题解析,将错的记不牢的内容一条条抄在本子上,所以这个本子是一本错题集。重要提醒,一定要经常巩固错题!一定要!这段时间我对政治的劲头无比的高,有时甚至花一整个上午扑在这上面,其实是心里在对专业课产生排斥。用一个月的时间过完第一遍红宝书和1000题后,从头开始过第二遍红宝书,买肖秀荣命题人讲真题,将命题人中不熟悉的知识点在红宝书上标出来。

  一开始不太会用命题人这本书,后来发现真题表解真的很棒,扫清一切知识盲点,而且你会发现不少知识点红宝书上都不够具体甚至找不到。这第二遍我过得不是很扎实,因为第一遍过完已经十月末,一来觉得自己已经扎实地过了第一遍所以稍有松懈,二来是意识到专业课进度太慢,从而投入了专业课的复习并劲头越来越高又忽视了政治,我现在反思政治事倍功半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出在这里,就因为这里产生了断层,而政治又包含特别多记忆型的知识点,我的记忆力又无比的差,导致我十一月份含糊过完第二遍的时候,很多之前背过的知识点都记得模棱两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错得一塌糊涂。这也是我为什么告诫不要太早开始政治复习的原因,9月以后开始完全来得及,但一旦开始了就不要中断。红宝书过了两遍后,传说中的复习利器风中劲草也出版了,劣质的红色封面,翻开来红蓝灰黑色字体看得眼花,盗版的要命,但不要犹豫赶紧入手,以后早读就拿着这个背吧,边边角角都要背到,还可以和小伙伴互相抽背以加深印象,我就是因为没有重视风中劲草又没有经常巩固错题,所以知识点有很多记忆漏洞。我好像明白为什么政治考得差了……

  十一月下旬出了时政,分为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经两部分,其实这部分选择就考6分,但也要认真对待,什么会议有个什么主题不要记混淆。十二月看第三遍红宝书或者风中劲草,其实最好选中一本重点对待,比如主要看红宝书,那么做1000题时错的部分在红宝书上划出来,看命题人真题表解不清楚的地方也在红宝书上划出来,背风中劲草有些总结的部分也补充到红宝书上去,这样最后只要拿着红宝书这本集大成看就好了。进入十二月中旬,肖八、肖四、任四这些冲刺卷就陆续出来了,鉴于今年肖秀荣猜中好几道大题,所以建议肖八肖四都买,开始做大题,或者直接背大题解析,之前一直做选择,这时务必要理清大题思路。最后十天会出启航20天20题,很小的掌上小册子,这也是政治买的最后一本资料,考前几天花了几个下午的时间,和小伙伴在阳光下拿着这小册子一题题地背,背得直翻白眼,边背边想老子真的是在政治上花了太多时间和金钱了。政治是第一门考,考前一晚收到所谓泄题的短信,并没有太在意但还是又背了一遍,凌晨一两点再睡觉,第二天一早头脑昏沉去考场,前面选择足足超时20分钟,一看后面大题竟和那条泄题短信如出一辙,自己背过N遍但什么都想不起来,硬着头皮把试卷胡乱填满,交卷之后觉得自己就要败在这上面了,欲哭无泪,就是那种感觉。

  英语

  写到这里竟然已经一万多字了,我毕业论文还一个字没动呢……暑假结束的时候英语05-11年的真题已经做了两遍,这里的真题指的是阅读,九月之前只做了阅读。单词背诵不知什么时候中断了,虽然之前都背过,但后期还是很多单词忘记了,所以还是那句话,一旦开始了就不要中断,不然会体会到那种白忙一场的感觉。因为我考的是专硕,所以考英语二,而之前做的都是学硕的英语一,所以九月买了蒋军虎的英语二,做2010-2012三套和之前的MBC英语,留一套2013年的不做。英语二我只做一遍,所以答案是直接写到书上的,不知是做了两遍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太简单了的缘故,从这时开始每篇只错一个或全对了,做题速度也有很大提高。做完了英语二,我开始翻译逐篇英语一的阅读,先看着原文一句句地自己翻,全文翻完要差不多一小时,再对照书上的翻译修改,然后会发现自己翻的是多么的狗屁不通,有时还会犯主谓宾颠倒的错误。不接触翻译根本不知道它的难,自此对那些同声传译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也是一段自我打击与自我勉励的时光,在坚持翻译完7年28篇文章后,我自己也能感觉到对长难句理解的提高,于是开始做第三遍真题,每篇也只错一个或全对了,英语终于产生了质变。可能你会疑惑都做了三遍不是会记住答案么,有几道题确实能记住,但毕竟也有近30篇100多个选项,前两遍除了标注生词外,都没在原文上写写划划,我在做的过程中也尽量排除记忆干扰,何况我记忆力本来就差……所以还算是比较踏实地做了三遍。

  翻译完也进入了十一月,阅读题暂时告一段落了,开始做真题的翻译题,英语一二都做,做完接着做新题型,因为英语二只考排序和选择,所以我只做这两个题型。新题型不能忽视,排序错一个就至少扣4分了,选择要稍微好点,今年就考的选择,估计明年要考排序了。对了我买了本英语一新题型没用上,有想要的联系我。做完新题型做完型,也是英语一二都做,英语一做了两遍,第一遍用新东方教的方法,什么只做自己有把握的几个选项,剩下的利用频率分布规律来猜,用最短的时间得最多的分,我做完平均只得6分,第二遍是每道题都踏实做的,也没费太多时间,做完平均7.5分,英语二懒得做了直接把选项填进原文中读了几遍。然后到了十二月,开始专攻大小作文,买了大本的黄皮书热点作文80篇,小伙伴买了小本的冲刺热点50篇狂背版,都是英语一的作文,我觉得只要买小本50篇就够了。

  我先分析了英语二近几年考的最多的作文类型(近四年考的都是图表),排除了肯定不会考的类型,然后先将历年真题的作文范文给背了,再从作文书中挑出可能会考的篇章每天读,将一些写得好的范文和例句抄在了本子上着重诵读。英语的学习我一直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听,我平时很喜欢听英文歌看英美剧,快速地读英语文章也感觉很爽,把语感培养起来了,作文根本不用担心写不出来。但模板例句还是要总结一些的,比如It’snodifficultyjobtocomeupwithsomepossiblefactorstoaccountforthephenomenon是我最常用的句子,提出措施的必要性用Countermesuresshouldbetakenimmediatelysoastoreversethegrimsituation,结尾我也喜欢用Consideringwhathasbeendiscussedabove,wemayeasilydrawtheconclusionthat...来进行总结,以及用Ifirmlybelievethatthisestablishedtrendwillcontinueforquiteawhileintheforthcomingyears来展望未来(适用英语二)。个人建议英语的复习完全以历年真题为主,只在十二月下旬买张剑的最后五套题来做做,以及最后几天做之前留的近两年真题。我在最后的二十天就一天英语卷、一天政治卷(肖四、任四)这样穿插着每天做一套,一直到1月1号全部做完,剩下两天系统复习。

  专业课

  我的天呐,写了八页纸,竟然专业课的复习还没写…让我深呼一口气,天都要亮了。九月之前,我关于暨大的所有复习就只是把参考书过了一遍,暨大2010年起就不再公布参考书了,都是根据之前的书目来大致复习,所以有人说15本,有人说18本,其实有很多相似版,比如中新史就有刘家林和丁淦林还有李彬的插图版。暨大题目说它活吧它有的又很基础,说它考察综合能力吧它有时又会考得很具体,基础点一定要掌握,比如名解的分要拿到手。再重申一遍,一定要搞到历年真题,认真分析出题点。暨大真题重复频率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解放日报的改革从04到09年每年都考,麦克卢汉考过5年,议程设置各种出名解,沉默的螺旋和知沟等这些重要知识点都出过好几年的简答,当然再考的可能性很小了,因为这些09年后没再考过。暨大自10年起考试有了很大变化,以前新闻和传播的试卷是分开的,内容也各有侧重,10年以后实行大综合,即不论报什么方向都考同一份试卷,学硕一份,专硕一份,所以所有的真题包括02-09年新闻和传播各8套(我最早只有02年的,也许还有更早的但我觉得没必要看了),10-14年学硕和专硕各5套,也就是说一共能找到26套历年真题。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比如从现在三月就开始接触真题,那我建议你所有的真题都弄到,我敢肯定的说,只要你把这26套真题里的所有题目都认真复习了,两门专业课上130不难。如果你像我一样从九月再开始接触真题(不能再晚于九月了),你会发现任务量是有多么的庞大,当我终于意识到把所有真题答案都整理出来根本来不及后,就特意花时间研究了一下题目重复率,发现02年到13年,同一知识点重复考的时间间隔最长为7年,所以我不再复习07年以前考过但之后再也没考的知识点,才勉强完成了真题的整理任务。最后我专业课基础考了131,业务考了121,如果我专业课复习更扎实一点,或者说在暑假就开始整理真题解析的话,后期就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巩固提高,业务也能上130了。就因为做业务前面的简答论述时我花了时间思考,答题也不够精炼,导致最后评论来不及写完,考场上时间真的很紧,就是要做到一看到题目就立刻文思泉涌,什么构思什么打草稿,根本来不及。

  我买了本大厚的笔记本,从9月5日开始,按照中新史—外新史—传播学教程—新闻传播学—网络新闻传播学—广电新闻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广告文案—广告策划—新闻评论—公共关系这个顺序来整理真题笔记,一共13本,到十一月中旬才整理完。怎么整理呢?我之前有在研友手中买了暨大历年真题,那本真题虽然有答案解析但是漏洞百出东拼西凑,所以我还是决定自己整理,好在这本真题前面几页按科目把历年考过的题以及考的年份都总结了出来,这门课考过什么题一目了然,所以我分科把历年考过的题目全部整理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先抄下题目标出年份,然后整理答案,尽量按照书本的顺序来理。比如第一门中新史,我先从书本顺序最早的第一个考点露布(06年名解)开始,然后是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中新史所有考过的题目答案都整理出来后,开始下一本外新史……

  这真的是非常非常庞大的任务量,我在整理的过程中一度在想这种方法是不是得不偿失,尤其是到了十月底别人都开始背了我还没整理好(我在整理的过程中只是大致记忆,并没有特意背诵),要不是后来减轻任务量07年以前的都不整理了的话真要被急死。

  进入十一月,气氛明显紧张了起来,小伙伴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焦躁情绪,有的这时候放弃改国考了,有的理书包回家复习了,好在我的情绪一直很稳定。十一月中旬整理完后,我大松一口气,终于解决了大头。然后我去了趟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听说去那里许愿特别灵,这是我考研伊始就想好的,想在冲刺之前去趟九华,一来适当放松身心,回来就开始冲刺,二来因为高考那年我数学老师从九华山回来送了我串佛珠,我戴着它考了高中三年的最高分。那天和小伙伴天不亮就出发,拜了很多有名的佛,煞有介事地在三个传说最灵的佛前上了三柱香许了愿,当然不忘买了佛珠戴在手上,宁可信其有。因为时间问题在山上住了一晚,山上晚上实在太冷,回来就感冒了,生病真的会影响复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请务必在最后阶段保持身体健康。专业课真题整理完后,不是只有背诵这么简单,我上知网找了暨大有名的导师的近期论文,比如范以锦、谭天、林爱珺、董天策等,把他们的一些论点比较有时新性的论文打印了出来,比如关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纸媒是否衰亡以及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都是可能考的重点,打出来后再提炼观点总结到笔记本上,时时翻看。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