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18中国农业科学院营养学名词解释笔记整理,需看

新祥旭岑老师 / 2017-08-10

  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一、名词解释:

3、饲料 ——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可作为动物的饲料。        

4、营养物质 ——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被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5、游离水 —— 一种是含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的水,称为初水、游离水或自由水

6、吸附水 —— 另一种是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称吸附水、结合水或束缚水。

9、粗灰分 —— 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10、粗蛋白质 —— 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onprotein nitrogen,缩写NPN)两部分。

11、非蛋白质含氮物 —— 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生物硷、氨等。

12、粗脂肪 —— 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13、粗纤维 ——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

14、无氮浸出物 —— 主要由易被动物利用的淀粉、菊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组成。

15、吸收 —— 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6、可消化营养物质 —— 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

20、饲料的可消化性 —— 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称为饲料的可消化性。

21、动物的消化力 —— 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动物的消化力。

22、消化率 —— 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23、饲料的表观消化率 —— 饲料的表观消化率(%)=(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 (因粪中所含各种养分并非全部来自饲料,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肠道脱落细胞、肠道微生物、寄生虫等内源性产物)

24、蛋白质的变性 —— 在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以及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或有机溶剂处理蛋白质时,可使其若干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25、美拉德反应 —— 反应指肽链上的某些游离氨基,特别是赖氨酸的ε-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棕褐色的氨基糖复合物。胰蛋白酶不能切断与还原糖结合的氨基酸的相应肽键,导致赖氨酸等不能被消化、吸收。

26、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 氨在瘤胃内积聚并超过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多余的氨就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在肝中转变成尿素。生成的尿素一部份可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但大部分却随尿排出而浪费掉。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27、未代谢尿氮 —— 瘤胃中未被利用的氨通过瘤胃壁进入肝脏,合成尿素,而从尿中排走的那部分称为未代谢尿氮。

28、过瘤胃蛋白 —— 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随其它营养物质一起通过瘤胃,进入真胃,再被真胃所分泌的胃蛋白酶降解成氨基酸而吸收的这部分蛋白质叫过瘤胃蛋白

29、蛋白质的热损害 —— 饲料中蛋白质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与碳水化合物中的半纤维素结合生成聚合物的反应,类似于木质素,完全不能被宿主或瘤胃微生物消化。因此,这种聚合物也称为人造木质素”。

30、必需氨基酸 —— 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1、半必需氨基酸 ——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半胱氨酸或胱氨酸、酪氨酸以及丝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甘氨酸转化而来。相反动物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特定需要却不能由半胱氨酸或胱氨酸及酪氨酸满足。

32、非必需氨基酸 —— 是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氨基酸。

33、限制性氨基酸 —— 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比值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34、饲料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BV)—— 指动物利用的氮占吸收氮的百分比即 表观生物学价值。

35、真实生物学价值(TBV) —— 是从粪氮中扣除来自内源的代谢粪氮(MFN),从尿氮中扣除非饲料来源的内源尿氮(UN ),则可计算出真实生物学价值(TBV)                       

36、净蛋白利用率 —— 是指动物体内沉积的蛋白质或氮占食入的蛋白质或氮的百分比,

蛋白质效率比 —— 是动物食入单位蛋白质或氮的体增重,PER愈大,其蛋白质品质愈好。

37、化学比分 —— 待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某种标准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相比,其比值最低的那种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则为该待测蛋白质相对于标准蛋白质的化学比分。

38、必需氨基酸指数 —— 为饲料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应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的几何平均数。

39、可消化氨基酸 —— 是指食入的饲料蛋白质经消化后被吸收的氨基酸。

40、可利用氨基酸 —— 是指食入蛋白质中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41、有效氨基酸 —— 有时是对可消化、可利用氨基酸的总称,有时却特指用化学方法测定的有效赖氨基酸,或者用生物法测定的饲料中的可利用氨基酸。

42、瘤胃蛋白质降解率 —— 降解率=1—[(十二指肠非氨氮-微生物氮)÷食入的饲粮氮]

降解率更精确的计算公式则是从十二指肠非氨氮中扣除内源部分

43、降解率=1—[ 十二指肠非氨氮-微生物氮-(微生物氮+内源氮)]÷食入的饲粮氮

44、理想蛋白质 —— 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45、氨基酸的缺乏 —— 一般在低蛋白质饲粮情况下,可能有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氨基酸缺乏不完全等于蛋白质缺乏。

46、氨基酸的不平衡 —— 氨基酸的不平衡主要指饲粮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不一致。不平衡主要是比例问题,缺乏主要是量不足。在实际生产中,饲粮氨基酸不平衡一般都同时存在氨基酸的缺乏。

47、氨基酸的互补 —— 氨基酸的互补是指在饲粮配合中,利用各种饲料氨基酸含量和比例的不同,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饲料蛋白质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弥补氨基酸的缺陷,使饲粮氨基酸比例达到较理想状态。这是提高饲粮蛋白质品质和利用率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48、氨基酸的拮抗 —— 某些氨基酸在过量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肠道和肾小管吸收时与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产生竞争,增加机体对这种(些)氨基酸的需要,这种现象称为氨基酸的拮抗。

赖氨酸与精氨酸     精氨酸与组氨酸    缬氨酸与亮氨酸、异亮氨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苯丙氨酸与缬氨酸   苏氨酸,亮氨酸与甘氨酸  苏氨酸与色氨酸之间也存在拮抗作用;

比例相差愈大,拮抗作用愈明显。

49、氨基酸中毒 —— 在自然条件下几乎不存在氨基酸中毒,只有在使用合成氨基酸大大过量时才有可能发生,导致动物采食量下降和严重的生长障碍。

50、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SP)—— 可溶性NSP的抗营养作用主要指大麦中含的β-葡聚糖和部分阿拉伯木聚糖。可溶性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阻止养分接近肠黏膜表面,最终降低养分消化率。  

 

新祥旭---2018年考研一对一辅导班报名中!

《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

一对一辅导(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45课时常规+全套资料 

60课时两科保线+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90课时两科保分(240分+)+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全科一对一辅导180课时(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咨询QQ:3390-4516-33

手机+微信咨询:133-4100-4451(新祥旭岑老师)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505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