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2018年北京大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干货学渣必看

【新祥旭考研私塾】 / 2017-08-12

 五、基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如广阔的草原、沙漠、连片分布的森林等,在整体上对景观动态起着控制作用。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

 

基质的判定标准:

相对面积: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面积;

连通性:基质的连通性较其他现存景观要素高;

控制程度: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基质的特征及作用:

基质连通性

内部相对均质性

孔隙度:孔隙度是景观基质中所含斑块密度的量度,即包括在基质内的单位面积的闭合边界(不接触所研究空间或景观的周界)的数目,与研究对象的尺度和分辩率有关。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量越多,基质的孔隙度就越高。

 

 

六、网

 

网络结构把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它包括由廊道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廊道网络,以及由同质性和异质性景观斑块通过廊道的空间联系形成的斑块网络。

网络功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物种沿着它或穿越它移动,而且还在于它对周围景观基质和斑块群落的影响。

 

七、景观边界与生态交错带

边缘:是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地区

 

边缘效应:指景观要素的边缘地带由于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其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边缘效应的特点:由一种环境条件组合过渡为另一种环境条件组合;由一类动植物组合过渡为另一类动植物组合,不仅包括两个生态系统内部的成分,并且有其特有的成分。

 

生态交错带: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往往也是尺度较大的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边界地带。 它是景观格局的特殊组分。

生态交错带(景观边界)的时空特征:

异质性:在一定空间尺度上,景观边界具有相邻景观的部分特点,因此异质性高;相邻景观通过景观边界相互渗透、连接和区分,边界内还具有自身特有的组分—边缘种,因此更增加了景观边界的异质性;

动态性: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景观边界具有脆弱、敏感和不稳定等一系列动态特征;

宏观性: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景观边界是一个景观功能单元,因此景观边界是一个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实体;

尺度性:景观边界对观察尺度的反应敏感,在某一个尺度上观察到的景观型水平和景观大区域水平等不同的层边界,会在较小或更大尺度上消失。(景观边界有斑块水平、景观类次)

 

 

第四章 景观生态过程

 

生态流与景观生态过程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机制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

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物质流

流与景观结构

 

生态过程与流概念

 

生态流:景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机制

媒介物作用: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

驱动力作用:扩散、重力、行为

 

驱动力下,生态流的流动表现出三种最基本的形式:

物质流:是物质在重力和扩散力作用影响下沿能量梯度的运动

运动:是物体消耗本身能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扩散:指物体在景观中的随机运动。

 

景观结构对生态流的影响

廊道与流:①廊道是某些物种的栖息地;②廊道是一些生态流运动的通道;③廊道可以起到对生态流的屏障作用或过滤效应;④廊道可以成为某些生态流的源或汇。

斑块与流:①斑块大小:影响单位面积内的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等;②斑块形状和走向:影响着养分的迁移和物种的运动;③斑块密度:影响通过景观的“流”的速率;④斑块的分布构型:影响干扰的传播和扩散。

基质与流:①基质连接度:基质连接度高,生态流受到的屏障作用小;②景观阻力:影响景观内各种生态流的速度; ③狭窄地带:可以影响各种生态流的运动速度; ④孔隙度和斑块间的相互作用:高孔隙度的基质可以对生态流通过基质造成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生态流的性质、以及斑块是否适宜于流通过;⑤结点或斑块的影响范围:同一斑块或结点对不同的生态流可以有不同的影响范围;⑥半岛交指状景观的影响:半岛交指状景观可以显示物种流的不同格局。物种穿越半岛交错结合地区的速度随流的方向而明显不同;⑦与流有关的空间方向:斑块形状对生态流的流动有影响,平行于物种运动方向的扁长斑块对基质内运动个体的拦截可能比与物流方向垂直的斑块少得多; ⑧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直线最短距离(几何距离)往往是生态流速度较快的线路。

网络与流:①结点与廊道 ②网络的连接度③网络的环度④结点的性质与结点间的距离⑤结点与物体的空间扩散过程

景观边界与流:①通道或廊道 ②过滤或屏障 ③源 ④汇 ⑤生境

 

总言之,景观结构对生态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如方位(坡向)、母质组成和坡度等,将影响局部空气流动、地表温度、养分丰缺或其它物质(如污染物)在景观中的分布状况;

景观结构将影响景观中生物迁移、扩散、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

景观格局同样影响由非地貌因子引起的干扰在空间上的分布、扩散与发生频率;

景观结构变化将改变各种生态过程的演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观结构是各种景观生态过程的瞬间表现。例:洪水塑造地貌;森林大火后新的斑块—廊道—基质构型; 有河狸居住的河流。

 

第五章 景观动态变化

 

景观变化及稳定性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

景观中的人文与文化过程

 

第一节 景观变化及稳定性

一、景观变化的规律性及其判断标准

1 景观参数:是指景观生产力、生物量、斑块的形状或面积、廊道的宽度、基质的空隙度、生物多样性、网络发育情况、演替速率、景观要素间的流等。

2 景观变化判断标准

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几种景观要素类型所占景观表面百分比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引起景观内部空间格局的改变;

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二、景观稳定性及其测度

一般来说,稳定性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保持现有状态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二是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即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有关干扰的概念: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比如:火灾、洪水、地震

干扰状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的综合,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的分布格局来说明干扰状况。

空间上:干扰斑块的大小、形状、分散程度等

时间上:干扰重现期、干扰频率、干扰轮回期等

 

景观对比度及景观粒度:

景观对比度: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通常分为高对比度的景观与低对比度景观。

景观粒度:粒度包括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空间粒度表示研究区空间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者体积(比如研究区影像的栅格像元、样本样方等);时间粒度指研究的某一对象或事件发生(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三、 人类对景观的影响

1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化工燃料,CO2排放,工业化以前280ppm1990353ppm,预计2030450ppmCO2使地表升温2~4.2℃ ,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大气污染和酸雨危害:大气污染主要是SO2,固体悬浮颗粒,氮氧化物和各类芳烃化合物。酸雨欧洲1.41亿公顷森林,有5000公顷受酸雨危害,瑞典18000个湖泊酸化,加拿大、美国。我国西南、华南严重。

森林和其它天然植被减少:据FAO公布,80年代热带国家森林以0.6%速度消失,90年代1.2%30年后不再有热带森林。

土地退化: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我国水土流失面积160km2,占全国面积16.7%,严重地区,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沙漠化,全球有100多个国家,1/3陆地面积面临沙化,主要分布非洲北部、东部和南部,亚洲大陆中部、南部、西部,我国主要东北、西北和华北,由于盲目开荒、超载放牧和过度樵采。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淡水仅占地球水量的1%20世纪后,用水量剧增农用增加7倍,工用增加20倍。

生物多样性降低:目前3950种濒临灭绝,3647种濒危,7240种成为稀有种。

 

1、人类对自然景观干扰的程度和影响的深度可以分为:干扰、改造、构建

干扰:指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产生的有限影响,它可以是有利或不利的,但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景观的某些特性。

改造: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生存目的,针对某一景观客体,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些景观要素,对

、景观中的人文与文化过程

 

 

景观格局进行适当的改变,以达到人类生存的目的。与干扰相比,它对景观的影响程度要更大.

构建:可以说是一种完全破坏原自然景观的干扰行为,一般指为了人类某种特殊目的,彻底改变原来的景观结构,在原地建立起新型景观的行为。

 

2 、人类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一维生态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

 

3 、人工景观的表现

人工景观或称人类文明景观是一种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景观。这类景观多表现为规则化的空间布局,以高度特化的功能与通过景观的高强度能流、物流为特征。

 

 

1.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异质性原理

景观整体性,指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通过生态过程而联系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景观异质性,指构成景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中的变异性与复杂性。异质性作为景观的结构特性,对景观的功能和过程有重要影响。

 

2.格局过程关系原理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各景观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景观生态过程,即指以各种流,如物流、能流、信息流、物种流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景观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也即景观的功能的体现,一个景观过程往往伴随有许多流的发生。

 

 

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生态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份,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同进化。

 

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

涉及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建立在充分理解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特性、生态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础之上;

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规划强调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互补与协调,同时考虑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而不是建立封闭的景观生态系统;

侧重于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

不仅协调自然过程,还协调文化和社会经济过程。

 

2、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规划、生态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景观规划:注重中小尺度的空间和建筑单体的配置
生态规划:强调大中尺度的生态要素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性
景观生态规划:关注区域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


3、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景观生态规划:强调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份,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
景观生态设计:更多地是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来配置景观生态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往往是一个居住小区、一个小流域、各类公园或休闲地等的设计。

景观生态规划: 强调从空间上对景观结构进行规划,通过景观结构的区别,构建不同的功能区域,具有地理科学中区划研究的性质;
景观生态设计: 强调对功能区域的具体设计,由生态性质入手,选择其理想的利用方式和方向。

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是从结构到具体单元,从整体到部分逐步具体化的过程。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而在一个具体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中,规划与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规划:大尺度、整体、框架;设计:小尺度、个体、细部)

 

 

 

三、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综合性原则

四、景观生态规划步骤

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

②为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而进行的规划;

③为调整当前不合理景观格局(如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规划。

 

2. 景观生态调查:(1)调查目的  (2)调查内容 ①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资料 ②人文社会要素资料

 

 新祥旭2018年北大考研一对一辅导班报名中!

《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
一对一辅导(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45课时常规+全套资料 
60课时两科保线+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90课时两科保分(240分+)+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全科一对一辅导180课时(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咨询老师:  新祥旭考研---邓老师
手机/微信:13366254592 咨询QQ;3364342286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