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历年复试分数线、真题答题技巧及参考书

新祥旭丁老师 / 2017-12-29

 一、北邮行管考研信息解读

 

招生专业

学习年限

初试科目

复试内容

 

 

120400公共管理

01行政管理

02教育经济与管理

03公共信息管理

04公共政策

 

 

 

3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615 公共管理理论④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方向0304外国语可选择203日语

 

综合素质考核、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心理测试、笔试、面试、外语综合能力测试等内容

 

年份

招生人数(不包含推免)

复试资格线

总分

外语、政治

业务课

2014

13

350

48

72

2015

12

335

46

69

2016

14

335

45

68

2017

13

340

46

69

 

名师解析:

1、北邮行管近4年的报录比保持在1:6-1:10的区间,在北京地区来说,属于竞争难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并且招生人数比较稳定,14人左右,如果进了复试,不是表现太差,一般都能录取的,淘汰率很低甚至不淘汰。如果大家想求稳,一次性考上,北邮是个不错的选择。

2、分数线要求:第一志愿报考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A区专业学科门类分数线的考生。复试比例120%左右。近几年国家分数线在335分左右,只要你的总分超出国家线10-20分,进入复试几乎没什么问题的。

3、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

4、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分配奖学金名额。

 

二、北邮行管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初试参考书:

615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版 张成福、党秀云

《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景跃进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夏书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

《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高培勇

复试参考书: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双敏

《公共政策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静

 

名师解析:

1、 北邮作为一所理工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本身的考试难度并不是很大,大家应该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参考书目仅有4本,不是很多,但对于非本专业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2、 四本参考书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框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就知识体系而言,一般要以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和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作为重点,基本上70%的试题来自于这两本书,理清他们的脉络,这对你后期的重点背诵和答题有莫大的好处。

3、 关于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我们只需掌握新公共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几个代表人物和这个阶段的主要思想以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学发展阶段的比较,这几个问题就足够了,这本书一般不会直接出题。

4、 关于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每年都会有一道或者两道论述题,所以,这本书是值得看的。有个技巧是,以前考过的题目不会再考,所以,你可以有选择的看,把每个人的核心思想做摘录,不用全背,其实,这本书理解后是比较好记忆的。

5、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一定要看得非常熟,这本书非常简单的,也非常好记忆。最好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因为出题老师喜欢举例子,所以最好能有针对性的思考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时政热点,到时答卷时,一定能出彩。

6、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是复习的难点,内容有深度,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如果能有针对性的列出整本书的大纲,从而理清整本书的复习思路,用一本书的整体思路来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效果更好。多努力,勤做笔记,就一定能攻克这本书。

7、 去年新加了2本参考书高培勇的《公共经济学》和王浦劬的《政治学原理》,不是全书内容都考,考其中的部分章节,大家可以对照新出的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三、2018年北邮行管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

     《2018年北邮行管考研专业课一本通》由新祥旭权威辅导名师领衔,有历年北邮行管状元王艾、侯莉媛、刘润泽、伞新茹及专业课高分学长学姐参与精心汇编,荟萃提取了每本参考书重要考点、历年真题及解析、答题方法、复习规划、状元复习经验和全真模拟题等。考上北邮行管的学生,几乎是人手一本,参考书结合一本通复习,可以做到重点明确,框架清晰,这样复习效率才会大大提升。效率是考上北邮行管的很重要的一环,一本通会在这方面帮助你的。2016年考入北邮公管院的行管专业的第一名伞新茹以及公伟、郑秋凝、解晓敏、宋华杰、王焕焕用的参考资料就是一本通。


目录

第一部分 导学

第二部分 基础课程解析

    专业课一 615公共管理理论

    第一本书《公共管理学》

    第二本书《公共管理导论》

    专业课二 819 公共管理基础

    第一本书《行政管理学》

    第二本书《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第三部分 强化课程解析

    题型一  名词解释

    题型二  简答题

    题型三  论述题

    题型四  综合题

第四部分 冲刺课程解析

615 公共管理理论

819 公共管理基础/专业综合

第五部分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真题

北京邮电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六部分 2018课程体系

一、简介及文化理念

二、全年复习规划

三、答题方法指导

 

四、辅导名师老师解析北邮行管专业课真题

一、概念解释(每题6分,计30分)

1, 管理者的角色

答:管理者的角色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体系中从事各种管理活动的立场、行为表现的特征的总和,是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管理者的角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55年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明茨伯格创建了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认为一个管理者在组织体系中的作用和工作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方面的工作,信息情报方面的工作和决策方面的工作。而在每一类不同的工作中,他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有十种角色,人际关系角色包含了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以及其他具有礼节性和象征性的职责。三种人际关系角色具体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具体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三种角色。决策制定角色是做出抉择,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实践证明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分类是有效的。无论是在什么类型组织中或者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管理者都在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只不过管理者角色的强调重点会随组织的层次不同而变化。

2, 公共选择理论

答: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问题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理论往往被称为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分支之一,它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已成为新公共管理的指导理论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布坎南、约瑟夫·阿罗。    

它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或局限以及“政府失败”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使政府最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制约体系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高目标“公共选择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证明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公共选择理论也采用许多不同的研究工具进行研究,包括了博弈论或决策论等。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主要公式之一是理性选择理论,即假设人们的行为都是出自从有限的可用手段里挑选达成目标的途径。

3,前瞻性管理

    答:前瞻性管理是指依据未来外界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发展,对组织可能面临的机遇和问题进行预期,并利用各种方法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前进的活动。“前瞻思考”和“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是前瞻性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技能。前瞻性是指向前看:确认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途径,促使负面向正面转化,开创新的管理道路;掌握、形成、寻找机会,以便不失时机的特性。由内而外的管理则是指保持与组织环境的关系,强化面对挑战和掌握机会的能力。

4,公共财政管理

答:公共财政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包括:(1)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2)公共财政管理贯穿包括计划、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3)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4)公共财政管理技术是多元的,各学科、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分析技术都有可能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得到应用;(5)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履行。

5,学习型组织

答:学习型组织是指一种不断在学习与转化的组织,其学习的起点在组织成员、工作团

体和整个组织。学习是一种持续性、战略性运用过程,并与工作相结合。学习的结果将会导致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并可强化组织创新与成长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来理解:①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负担学习的组织;②学习型组织是让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③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未来能量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分权;信息分享;对创新的重视等。

6,零基预算

答:零基预算是一种政府预算的技术组织形式,起源于美国。零基预算法在编制预算时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有否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这种预算不以历史为基础作修修补补,在年初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并据此决定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其编制过程是:确定预算所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按不同的预算目标订立几个不同预算方案,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说明其成本、效益同风险程度。再进一步根据对组织效益递减的顺序,把这些方案排列起来,由此确定对有限资源和资金的最佳分配,最后编制详细的行政预算。其优点是可以对非有限项目删减,以利于控制支出和提高效益,但需要较好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管理制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60分)

7,简述新古典主义理论

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各级政府,政策顾问以及主要的官僚机构之间,新古典主义学说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有时它亦称为经济理性主义。该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个人理性的假设。个人被假设有多多益善的偏好,会理性地追求其目标。个人被假设为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佳决定者。为使其运用自身策略而实现其目标和利益,应尽可能地赋予个人以充分的自由。

(2)基于上述假设精心建构的模型。基于第一种假设,尤其是运用理性选择和博弈理论所发展而来的工具,可以构建出较为复杂的经验模式。运用到政治学中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

(3)市场力量的角色最大化。私人市场是有效率的并且是能够自我调节的,能够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应该由市场提供

(4)政府角色的最小化,政府对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干预从其本上来说是无效的。政府的干预应该最小化,这显然是市场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政府角色在历史长河中时盛时衰,政府角色的转换,其实质是有关的政府理论间的冲突,这种争议目前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对政府角色争论不休的两方:一方极力主张维持公共部门的地位,至少在他们所看重的福利国家的计划和相关领域内应该如此。另一方面则提倡让公共活动回归私营部门

    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关于最小化政府的试验来看,一个关于政府角色的实效主义的新时代正在萌发。人们不再单纯地坚持最好的政府应该是规模减至最小的政府,而是把政府看做一个重要的强有力的机构。它可以扮演扶助私营部门的角色而不是作为私营部门的竞争对手存在。

8,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推行的作用和困难,以及能够继续推行的原因。

答: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据此绩效管理乃是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收集绩效信息,进行绩效衡量,设计与执行有效管理,推动绩效不断持续改进的整体活动和过程。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绩效评估、绩效衡量和绩效追踪。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推行是一个有价值的实践。

(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推行的作用

①能够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②为预算过程提供了关于预算和绩效之间的直接联系的、真实而又有价值的信息

③可以为公共争论提供有用的责任信息。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推行的困难

①公共部门的利益是不能被量化的。

②以经验为基础的测量方法由于只把注意力放在可以量化且能够被信息系统处理的事情上而使所做的事情发生了扭曲。

③由于公共部门的绩效测量存在的固有困难,绩效指标很容易遭到批评,因为它试图详细说明模糊的问题。

④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不单一且经常变化并不断地接受重新检查和修改,设立与组织全面成功直接相关的指标非常困难。

 (3)绩效管理能够继续推行的原因

 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绩效管理却在公共部门继续被推行的原因

①个体公务员或许会把绩效评估指标的运用看作一种威胁,但绩效评估也是一个机会.它能够表明谁有好的表现和绩效,而这两者都可能受到奖励。

②在当前的形势下,任何公共活动都处于被削减或全面清除的威胁之下,因此.绩效标准欠缺的职能或职位更易于受到责难。

③如果没有一些能够用来监督目标实现的进展情况的手段,设定清楚的目标或为既定计划提供相应资金都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在其他方面的改革中已投入了很多资本,那么绩效测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运用。

9,政府失灵的类型及原因

(一)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提高

无论市场怎样不完善,都是与生产成本的活动相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价格决定的。政府活动因为缺乏任何价格的指引,便割裂了这种联系,因为维持政府活动的收入具有非价格来源,即来源于政府的税收等。由于缺乏这种联系,使得政府产生的价值同生产它的成本割裂。这种割裂意味着资源错误配置的程度增加,因此,无论公共政策采取何种形式,政府活动的一个趋势是明显的多余的成本,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一方面,不完全信息的作用是明显的,另外,政府预算也会因利益集团的游说造成生产过剩和重复投资的问题。

(二) 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理性选民的无知、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等级制和官僚制本身的障碍、政治家的偏好因素,以及政府部门的本位主义和机关利益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存在,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并不能反映公共的利益,也不符合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三)内部性问题

公共组织为了进行其内部的管理,需要发展他们的标准或规则,这些标准或规则即内部性,即用来评估机构的运行和机关人员的行为。这些标准很接近私人的组织目标,因为在机构内的动力是由个人或集体的行为产生的,这就意味着私人的或组织的成本和利润很可能支配公共决策者的计算。

(四)政府组织的低效率

政府部门缺乏竞争,管理部门及管理者缺乏竞争的压力政府官员也缺乏企业管理的理念,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也没有较好的激励机制,这样就导致了政府组织的低效率。

(五)另一种分配的不公平

由政府活动产生的分配不公平,通常不是集中在收入或财富上,而是集中在权利或特权上。由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本质上涉及到价值和权力分配问题,而这种再分配都给不公正和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

(六)寻租(寻租:寻租是指在某种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个人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或者追求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寻租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寻租者可从政府那得到某种特权。但寻租行为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是因为为了获得寻租,寻租者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这种活动对社会没有任何效率。而且如果寻租行为得以实现,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将由于政府干预而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之和比寻租者所得到的利润额还要高,此外,整个社会也同样为此付出道德的成本甚至政治的成本。

(七)政策执行的无效率

政府干预的公共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取决于政策设计,也取决于政策执行。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公共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导致政府的无效率。

(八)所有制残缺(所有制残缺:所有制残缺是由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与卡塞尔提出的,可以理解为是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权利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

所有制的残缺,是因为一些代理者获得了允许其他人改变所有制安排的权利。国家干预是造成产权残缺的根源,而产权的残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从以上八方面来看,政府干预的制度和机制,正如市场机制那样,在许多方面是笨拙的,政府干预本

身也可能是不奏效的。

10,简述阿利森模式以及阿利森关于管理外部要素的观点。

答:公共组织需要处理与外部组织的关系,制定和执行相关程序。简言之,处理与外部要素关系的过程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1)在阿利森模式中,“管理外部要素”是一般管理职能的一部分,它包括:

①处理与同一组织的外部单位的关系或者协调组织的不同部分;

②处理与独立组织的关系,如政府的其他部门、企业和利益集团等;

③处理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系。

(2)阿利森关于管理外部要素的观点,可以这样认为:在传统行政模式中,所有这三个方面的职能要么根本没有得到处理,要么是被处理得很糟糕。

①如果有协调活动的话,也是以官僚制的方式进行的。同一机构内的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被假定是在组织图中得到详细说明的,协调活动由各部门的共同权力机关按照等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任何官僚制组织的政治活动都被予以忽视,而且也很少关心活动是怎样组合起来构成整个组织中某些得到认同的一般只能。这是一种“政治性”的职能,并不是只履行行政职能的公务员所关注的事情。

②与独立组织的关系,包括与政府其他分支机构和不同层级的政府间的关系,也被假定为是由政治领导人管理的。利益集团几乎得不到公务员的认同。很自然地,与利益集团的任何联系也就留给了政治官员。在过去,私营企业仅仅被附带地予以考虑,被看作是和其他利益集团一样的利益集团。它们或许会为支持或反对某事而进行游说,尤其是在争取政府资金方面更是如此,但这都是政治官员而不是公务员考虑的事情。

③在处理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系方面,新闻媒体与公众被官僚制组织相当消极地看待,它们也是留给政治官员烦心的另一部分的外部要素职能。实际存在的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任何关系往往是运用破坏性的控制方式处理的,而不是运用真正努力地通知或说服公共组织所依存的更为广泛的社会的方式进行的。在传统模式中,外部关系的其他方面也属于相当消极的一种,公务员戒心十足地守护着任何只言片语的信息。

11,简述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答:公共管理者为扮演好其角色,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所谓技能,系指后天发展起来的、处理特定的人、事。物的能力。管理技能不同于一般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系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能力,如市场调查、产品设计、服务营销、研究发展等等。一般而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多半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当然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人未必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技术性技能

技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现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其日益变为一个专业化的活动,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完成专业性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例如,对于一个政策分析者而言,他必须掌握复杂的定量分析的方法。特别是电脑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以后,对电子计算机和网络能力的了解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对来说,管理层次超低的管理人员就越需要具有技术技能。特别是一线的管理者,技术技能尤为重要,因为,一线的管理人员大多从事训练下属人员或回答下属人员有关具体方面的工作,因此,他们必须知道如何去做下属人员所做的各种工作。

二.人际关系技能

正如瓦尔多所言,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协作性的人际活动,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和活动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对外要与有关的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接触;对内要联系上下级,特别是要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即做人的工作)。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性的活动之中。

人际关系技能十分复杂而且不易概括。最低限度包括一种他我意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敏感,对自己责任的体认,对别人权益的尊重,做事符合人情事理等等。许多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技能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这种技能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具备这方面技能的管理者肯定可以在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概念化技能

所谓概念化技能,系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卡兹认为概念化技能包含着一个管理者体认到组织的功能是相互依赖的,并能够从大的背景上为组织的未来勾画远景。一位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现状与趋势,从组织之中超脱出来,将组织视为大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建构愿景、发展战略,以保证组织的永续生存和发展。中国古词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身在局中不识大体的道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中国古代之寓言井底之蛙、坐并观天、夜郎自大等说明的是人不可缺乏概念化的技能的道理。

四.诊断技能

所谓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官考试的“策论”,也就是考察官员的“诊断”应对功夫和能力。正如一个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方能对症下药一样,一个公共管理者应根据组织内部各种现象来分析研究各种表象,进而探究其实质。如果我们将概念化技能视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话,那么,诊断技能便相当于“只见树木”,要由表及里,从现象掌握本质的功夫。

五.沟通技能

可以这样讲,没有沟通便没有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包含着沟通。管理者没有信息则不能作出决策,而信息只能通过沟通得到,决策一旦作出,就要进行沟通,否则决策再好也无人知晓。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进行广泛的意见沟通。可见,沟通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所谓的沟通技能,系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与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管理者需要沟通的技能。沟通的技能涉及许多方面,如简化运用语言、积极倾听、重视反馈、控制情绪等等。虽然拥有沟通技能并不意味着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但缺乏沟通技能又会使管理者遇到许多麻烦和障碍。

12,简述明茨伯格所阐述的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答: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1973年在其巨著《管理工作的性质》中,对管理者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他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结论:一个管理者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和工作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的工作,信息情报方面的工作和决策方面的工作。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具体包括下列三种角色:

(1)挂名首脑。由于其正式的权戚,管理者是组织的象征,有责任和义务从事各种活动,如会见宾

客、代表签约、剪彩、赴宴、致词等等,有些属例行公事,有些具有鼓舞人心的性质。但全都涉及人际关系的活动,没有一项涉及信息处理或决策。

(2)领导者。负责对下属激励和鼓励,负责用人、培训和交际。管理者通过领导角色将各种分散的因素整合为一个合作的整体。

(3)联络者。负责同他所领导的组织内外无数个个人和团体维持关系,建立和发展一种特别的联系网络,将组织与环境联结起来。

2.信息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在其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中处于中心地位,事实上是组织的“中枢神经”,他既是获取外部信息的焦点,也是传递信息的来源。信息角色包括下列三项:

(l)监听者。作为监听者,其角色是寻求信息,使其能够了解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找出问题和机会。

(2)传播者。将收集到的信息传播给组织的成员;有些信息是关于事实的信息;有些信息是关于价值的信息,即某人有关“应该”是什么的主观信息,目的是指导下属正确决策。

(3)发言人。作为正式的权威,代表组织对外发布信息,以期争取公众、利害关系人的理解与支持,维护组织形象。

3.决策方面的角色

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许就是担任决策角色。管理者对他的组织战略决策系统负有全面的责任,也就是组织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皆与管理者有关。包括以下四个主要角色:

(1)企业家。作为企业家,管理者是组织中大多数可控变化的设计者和发起者,即按其意志进行变革的全部活动,包括发现利用各种机会,促进组织的变革。

(2)故障排除者。企业家角色把注意力集中于可控的变革,而故障排除者角色则处理非自愿的情况以及部分地非管理者所能控制的变革,如对一件未所预料的事件,一次危机或组织冲突的处理和解决。

(3)资源分配者。资源分配是组织战略制定的核心,战略是由重要的组织资源的选择决定的。作为正式权威,管理者必须进行资源分配,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时间、金钱、物质材料、人力以及信誉。所谓资源分配主要是安排时间、安排工作、批准行动等。

(4)谈判者。代表组织与相关组织和人士进行协商和谈判,进行资源的交易。

三,论述题(每题30分,计60分)

13,你是如何看待领导的权变理论的?试分析不同的领导权变理论以及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

答:(1)领导的权变理论的内涵

领导的权变理论是指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潜在影响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管理工作即为诊断与评估可能影响领导者领导行为与效果的各种因素。领导者在从事领导行为的选择与运用时,必须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考虑。领导的权变理论又被成为领导情境理论。

(2)不同的领导权变理论及其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

最具代表性的权变领导理论主要包括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其内容和启示分析如下:

① 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

a理论要点。这一理论认为领导者在选择与运用领导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四项情境因素:

一是管理者的特性。管理者本身特性如何,对其领导行为的选择与运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人格特质;需要与动机;过去经验与强化。二是部属特性。部属特性如何,也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效能和领导行为的运用。包括:人格特质;需要与动机;过去的经验与强化。三是团体因素。团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工作关系及发展状况等亦影响着领导效能及领导行为的运用。四是组织因素。组织因素同样也会影响领导行为及领导形态,在组织因素中,须加考虑的因素包括:权力基础;规则与政策;专业注意;时间。

b这一理论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说使人们认识到领导行为是领导者、部属及情境等因素交互影响而形成的,领导行为是极端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情境因素将产生不同的领导行为与领导形态,因此领导行为的选择运用,应对各种情境因素加以审慎的考虑,只有这样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并且,从艾凡雪维奇的情境因素理论,可以了解,领导行为最重要之处就在于适应情境,配合情境因素以发挥领导效能。

② 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a理论要点。权变领导理论的基础是认为领导者对其所领导的群体,若欲完成高度的工

作成果,应随领导者本身的需要结构,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控制及影响程度而权变。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影响领导形态的情境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位权力。指职位本身所具有的权力(如奖励权力、强制权力等),而促使部属顺从并接受其领导的程度,由于领导者所拥有的职位权力程度不同,其可采行的领导行为亦应有所不同。二是工作结构。指群体工作任务的例行性程度及可预测性,如工作为例行性且工作成果或产出易于预测评估,则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极为有限,因为此种工作的目标、工作程序或步骤,均已明确界定,其工作成果亦可由以往的经验及产出加以判断,故领导者的领导范围就较为狭窄;如为复杂的工作,其目标不确定,工作成果难以预测,在工作程序及步骤上有各种可行的途径,随不同的环境因素而异,则此时的领导行为活动范围较广,运用就较具弹性。三是领导者与部属关系。领导者与部属相处及部属对领导者信任与忠诚的程度,如双方关系良好,领导者就容易得到部属的合作与努力,领导行为就趋向于员工导向的形态;反之,领导者将趋向于工作导向的形态。

b情境因素作用的表现。在有利情境下,领导者拥有较多职权,获得更多非正式支持,同时工作结构较低,对群体有良好的指导,成员被指示做哪些工作;在不利情境下,群体因缺乏领导者积极的接入的控制,显得较疏离涣散,以工作为导向的领导较之体谅型及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行为较为有效;在中度有利情境下,体谅型或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较为有效,如果成员认为有建议、贡献意见的自由,则领导者应提供无威胁及自由的环境。

c 该理论对现实领导工作的启示。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虽然尚有缺失,但它仍然引发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使研究者了解领导效能的知识,领导者应如何选择领导行为,方能对部属产生影响,使组织发挥效能,这一理论对于部属生产力的提高及员工满足感的增进,具有相当价值。

③ 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

a 理论要点。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为:一是领导者的功能为辅助功能,亦即

领导行为应能为部属所接受,并使部属认为领导是员工满足的来源,同时亦为员工将来获取满足的工具。二是领导行为对部属士气之激励,其影响是由情境所决定,此一情境包括部属的特性与工作环境的特性。所以,领导行为应以下列四种行为为框架:一是工具行为,即对部属的行动予以计划、组织与协调。二是支持行为,对部属需要的满足,给与支持性的考虑与关心。三是参与行为,领导者与部属分享情报,征询部属意见,并运用部属的构想与建议,以达成团体决策。四是成就导向行为,领导者为部署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期望部属有高水准的工作表现以及不断地寻求改进。

b 情境因素。部属的特性:部属本身的能力、需要、动机等军徽影响领导行为的选择;工作环境的特性;工作环境对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有:部属的工作,工作团体,组织因素:包括:规则、政策与程序对部属工作约束的程度,高压或紧急情况,高度稳定的情境。

c 途径目标理论可应用与支持领导者行为及部属满足间的关系,但不适用于对部属绩效的影响;领导结构对员工满足感的影响受领导者体谅员工的方式及部属对非结构式、不明确任务厌恶程度而定,途径目标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能力预测和解释领导者的行为。

14,试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并联系实际说明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

答:战略管理是指管理者有意识地选择政策、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即战略管理可以视为一种客观、逻辑和系统的过程和步骤。

(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将战略管理划分为九个步骤:确定组织当前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分析环境;

发现机会和威胁;分析组织的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结果。

为了简化起见,主要从四个主要环节或阶段分析政府战略管理过程:

①环境分析

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两个方面。一般环境是指社会的、一般的或宏观环

境层的力量;具体环境是指对公共组织的决策、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力量或因素,包括组织内部的环境。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界限也不是十分清楚。环境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运用系统思考去识别与组织相互作用的,以及影响组织的外部系统,掌握公共部门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了解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②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研拟战略的过程,也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战略决策的过程。一般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活动:

A. 展现愿景和确认、陈述任务

B. 确认重要的环境变化及趋势的议题;

C. 决定机关要强调的主要价值

D. 选择重大的关切性议题领域

E. 设定基本的、明确的策略方向;

F. 选择恰当的策略

G. 创设执行这些策略方向的行动议程。

③战略实施

成功的战略规划并不能保证成功的实施,任何事情总是做的比想的更为困难。战略实施是建立和发展

行动的能力和机制,是将战略构想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战略实施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A. 明确实际目标与进展的指标;

B. 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C. 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与战略相匹配

D. 建立和发展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E. 促进变革,克服变革的阻力

F. 通过社会及政府营销,促进战略实施。

④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从战略管理整体来看,它着重于建立一种反馈机制。战略评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A. 检查战略基础。以了解构成现行战略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弱点等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何种变化,因何发生变化。

B. 衡量战略绩效。将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已取得的成绩。

C. 战略的修正与调整。在战略检查与绩效衡量的基础上,作出是否持续战略、调整战略、重组战略或终止战略的决定。

    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并非形式主义的、呆板的、特定安排或过于正式的。战略管理的作用在于促进公共部门不断的变革和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意义

战略管理由于其探讨组织如何定位以面对越来越不确定的未来而受到广泛重视,公共部门实施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①提供战略性发展方向

    ②指导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

    ③强化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④设定了追求卓越的标准

    ⑤提供了控制和评估的基础

(3) 公共部门实施战略管理的措施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化的到来,国际竞争加剧,我国公共部门正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国

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复杂多变,矛盾冲突加剧,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也使得公民的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增强;另外,公共部门日益面临着重组、合并、民营化、公司竞争、公共部门之间竞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并推动我国公共部门积极实施战略管理。

    在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公共部门管理者应注意如下几点:战略管理思维比计划更重要;重视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间的有效配合;重视战略管理的实施;重视战略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重视组织长期目标的设计。具体来说:

    ①公共管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发展前瞻性思考。

    ②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职责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发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

    ③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力与机会,这不仅有利于获取广泛的信息,也有利于克服实施战略管理的障碍。

    ④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将问题放在更高层次上去看,就会发现很多短期利益可以让位于长远利益。

    ⑤追求满意。在战略管理中,满意比最佳更为重要。用可以接受的战略实现满意结果,这比用不受欢迎的战略而没有实现最佳结果要好得多。

    ⑥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达到类似的结果是可能的。得到成功的结果远比规定得到这一结果的方法更为重要。

七、北邮行管考研独家真题答题方法示范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 名词解释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ƒ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 字为佳。如果是A4 的纸,以5-8行为佳。

    (二)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课堂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工资就是薪酬”。(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

    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 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 点,每条150-200字。

    ƒ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

     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不能缺少)

     第二,公共财政的3大职能。(主体部分)

     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 为佳,时间为15-20 分钟。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ƒ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公共财政相关理论,论述收入分配领域为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一,阐释“公共财政”的定义,阐释公共财政的职能,市场失灵理论,并详细阐述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第二,分析目前“患不均”,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问题的原因,一般4-5条。

 第三,结合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提出化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政策主张。

   【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 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1500 左右。用时为25-30 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但是案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分将理论部分写透。(这是主要的部分)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给出一段描述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材料。请运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市场失灵,是否存在政府失灵?运用什么政策工具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

     第一,明确案例的理论依据——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然后阐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阐释政策工具的定义和种类。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具体说明为什么在房地产市场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以及运用什么政策工具。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名师结语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135分及以上的高分,答题方法不可忽视。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4-5次,就能熟练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新祥旭—考研辅导班第一品牌!!

 

办公电话:13371627150

 

咨询QQ:268-1500-298 (空间有相册 可以看下机构学习环境及学员上课照片)

 

手机+微信咨询:133-7162-7150(新祥旭丁老师)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5505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下C口出北行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