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研原因
就读于一个省重点高中,高考失利。
与高中同学的对比中,心有不甘,所以想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放弃了本校本硕连读。
1.2学校选择
当今研究生越来越多,因此平台越高越好,提供的资源(实习、校友、师资)也越好,这样以后就业才有竞争力
1.3学/专硕选择
在和班导师及一些教授的接触了,学硕专硕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国家给学硕定位为研究性人才,专硕为应用性人才。在用人单位那里其实并不区分,反而软微的专硕研二就实习,同时间的信科还在苦逼搬砖,所以软微在北大所以学院就业前三是情理之中的。
读研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找工作还是科研,我是特别佩服搞科研的同学们,毕竟科研成果改变世界。
而我就是为了找工作而读研,因此软微专硕十分符合我的期望。
1.4考研的理解
考研初试本质上为应试教育,和中高考并无区别,
而应试教育只需要做到适合的方法+大量的练习+坚持,如果需要辅导班的话也可以,因为我复习时间比较短,所以通过朋友认识了解到新祥旭,我报的是全科,有条件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尝试一下
考研的难度,个人感觉是低于高考的,只是大学过了三年,大多数人玩散了,不能静心坐下来好好做题,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跟着辅导老师的要求来,其实希望真的很大
专业课
建议大家考数电逻辑,因为每年的考生90%选择的是这门课,相应的资料多很多,
电子线路(模电+数电),普物,半导体相应的考生比较少,资料也少一些
17届的数电逻辑画风突变,题量加大同时难度加大,主要体现在考了往年未曾考的知识点及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其实课后习题有原题。甚至考了一道十几年来未出题的考点,一道异步时序电路设计大题20分(这个我看往年从未考过就直接忽视了)
加上我的考场不允许自带文具,坑爹的是考场发的只有一支涂答题卡的超粗2B铅笔,作图当时真的做的心累。(考后估计120+,估计作图不清晰扣了20+)
导致今年数电的最高分才135,往年考的简单(因为往年基本是原题,常常去年考过的今年又拿来考,做往年真题有时候一个小时就够了。因为原题重复率太高了,所以145+和满分的都有一大批,而今年普遍降15-20分)
讲道理其实数电算是电子类学科最简单的一门,只是近两年的题目变化大,打个措手不及
所以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应该把书本先大致看一遍,这样对于课本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再来认认真真的跟老师学,认真做课后习题完成老师布置的要求,这样哪怕变化再大,120+的分数总不会拖后腿
咨询考研辅导请联系吴老师:
微信/电话:1336679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