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18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分享

新祥旭吴老师 / 2018-04-12

 

我大致看了一下我的考研备忘录,专业课总共是过了7轮,后面几轮我就不说了,关键打根基做笔记是8、9、10三个月。
  当时我还不知道其中的门路,结果一直到11月份,我还是按那个书目来复习,结果在西方哲学现代部分等不需要准备的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提醒大家,在考研信息的收集上,一定要作到十分的准确。
  下面我大体列一下我第一、二轮复习时选用的书目:
  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这书大家普遍用新版的,我也推荐新版的)
  中国哲学史(1-4册) 任继愈 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大辞典 方克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哲学史 张文儒 郭建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智慧 向世陵 人大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明理学 陈来
  理学范畴体系 蒙培元
  西方哲学原着选读(上下卷) 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新编 苗力田
  西方哲学史(复旦版)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刘放桐 人民出版社(这书也有新版的)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象学运动 施皮格伯 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 梯利 商务印书馆 (增补修订版)
  西方哲学史 罗素 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大辞典 冯契
  最后要强调的一本书可能很多人都不认同,就是中国哲学大辞典。当然,这本书并不容易找,我自己也是托的旧书商才给找到。推荐这样一本大砖头,或许在许多人看来是费力不讨好,对应试不见得有效果。但考过北大的朋友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北大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比较偏,而作为一本大辞典,搜罗的词条自然比较广,我对比过以前的一些试题,比如“五德终始说”“天爵”“三理”等等,教材都不是很重视,而在辞典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词条。就我自己的使用来看,可能我从小就有读辞典的习惯,所以这本书用起来很顺手,前后大约看过四遍,状态最好的时候,大约能有四五百条的词条我能大体背诵下来,因为里面最核心的词条我都摘录到我的笔记里,所以读的次数可能更多一些。能借到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看看后面的一个索引,即使不完全看这本辞典,也可以借后面上千个词条来检验自己复习的全面性,如果里面大体的词条能说个大概,那说明复习的比较全面了,如果看到基本或者大半不清楚,就要加快进度和调整复习范围了。但这本书确实不容易找,我后来三月份的时候,才替一个安徽研友找到第二本,而且里面有800页,复印起来又不太方便,所以一般的朋友可以考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来代替。
  下面说说西方哲学部分,一开始我并不清楚报考中国哲学方向的考生并不需要考现代西方哲学,所以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当然如果从学习的角度而不是应试来看,收获还是很多的。
  先说赵敦华老师的西方哲学简史,这本书尽管很多人对其学术价值有看法,但从应试的角度看,非常重要,而且赵老师现在是北大的系主任,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而且这书有一个比较好的优点,就是小标题,大家复习的时候可以按这些小标题进行掌握。但这本书也有不足,就是太过简略。前边古希腊部分的还好,到了后边德国古典哲学,就明显不够了,所以这时候大家要正确找别的哲学史着作来加以补充。当然,如果从应试的角度看,这个补充的范围也不需要太广。以黑格尔哲学为例,历年的考题中,直接考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某一大块的概率不高,倒是屡屡考到黑格尔哲学的几个特点。毕竟从应试的角度看,黑格尔哲学体系不太方便出题目。
  至于西方哲学原着选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本,今年的考题虽然不能很好的体现这本书在复习中的作用,但我曾经问过靳希平老师,他就非常强调在复习的时候要抓紧这本书。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一些哲学命题的阐述,可能一些教材的思路和原着有所区别,大家就要多进行补充和综合了。这书可能一般的书店都不见得有,北京倒是在个别小书店里能见到,现在开始准备复习,时间还是比较宽裕,大家最好能抽空好好研究一下这些原着选读,这对大家以后入学也有好处。
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总结和比较,这点在中国哲学的复习中尤其突出。
咨询高分辅导请联系吴老师
微信:xxxfenglaoshi
电话:17521635669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