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了。这一个星期中本人缓和了下心情,然后准备向各位考研学子们介绍一下自己艰苦的专业课备考之路。以下都是本人的主观想法,请各位选择性接受。
选择学校
本人是17届毕业生,一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硕,现在想来自己当初的勇气可嘉可是缺少思考。一战公共课尚可,专业课惨败。一战结束后本人痛定思痛决定换学校。(本人不介意二战考生换学校,换学校之后考生一战专业课的优势也会消失。)因为本人对首都向往,家离北京不远所以思虑再三之后决定考北交大,在这写一下北交大的优缺点。
优点:一,211;二,非财经类院校,题不会太难(对比对经贸);三,会计学专业不错。
缺点:一,虽然不是财经类院校但身处首都加上211的名号让他的会计学复试线很高;二,如果一志愿未达复试线,基本没有校内调剂的机会。三,据说每年复试晚。
备考之路
17年7月下旬的时候我在家开始复习,中间因为家里的事情所以一直未能安心学习,直到快九月的时候本人换了一个环境才开始安心学习。记住复习之前一定要先去北交大的官网看专业课考试大纲!
7月下旬-8月31号:看了一遍管理学的书+作配套的习题(选择重要,习题集上的主观题这几年考试中基本无,但还是介意做一下。)
9月1日以后:第二遍——整理框架,建议一章一总结。第三遍——背书,每章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到所以都要看,都要背。如果觉得有的知识点绕口可以自己加工整理后再背(但是一定要记住其中的专业名词和关键点不能改!)第四遍,第五遍....这个一共要背几遍就看复习者自己的能力了。我的标准是不看书可以将每章的知识点在脑海中想出来,加上几句阐述知识点的话。
至于真题,本人觉得一定要做,但是不需要做的太早。因为如果你熟悉书本知识点以后会发现很多选择题就是知识点的变形。至于主观题,可以参考真题解析,了解答题套路。
考试:专业课考试三小时,18年有选择题(因为之前书看得比较多所以做完之后我就知道我的选择题基本没有错的。),我做了半个小时或者不到。除了选择题,余下都是主观题。主观题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给资料让你解释其中运用的管理学原理,另一种是给资料让你写出一种管理学原理。(时间有点长,只记住这些。)前者比较好写,因为只要你写了知识点和题有联系就有可能得分。但是后者只要你写出一个,针对这种题如果实在不确定知识点的话个人介意可以都写上。除了选择题的三十分钟,剩下的二个小时三十分钟我基本没有停笔(没有夸张,思考的时间真的很少。)。
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星期,我预估自己的专业课成绩是130—140。后来初试成绩出来后我的专业课成绩是136分,我还庆幸了一下可是过烂的数学成绩让我今年无缘北交大,只能调剂别的学校。
这就是我去年的专业课备考之路,希望能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