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金融计量、大数据经济学、数理金融经济学一天复试、笔试和英语口试一起、专业面试按专业分组,其实内容一样,早上时间的安排是早上9点到下午五点,9-11点笔试,下午1点-5点是面试,下午主要时间都在等,面的早的很早就结束,题主不幸是最后一个,五点多才弄完。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其中笔试为计量经济学,学院指定教材为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重点在前十二章,其次就是15到18章,也就是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面板数据近五年都未考,以后考的可能性也不大。近几年考试形式都为10道题,每个题10分,两个小时考试时长,时间较为紧张。试题主要都是理论分析题,不涉及任何软件操作,也基本没有数据计算。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在看伍德里奇的之前看看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作为预备。经院感觉每年的试题都有个别在伍德里奇书上找不到出处,比如考过好几次的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参数,不知道的话,做的时候可能有点压力,我个人由于寒假一直在忙论文,隔几天就像老师汇报一次,一直在更换论文题目。所以寒假没有看计量,3.1号才正式开始看,这个进度相比于其他复试的同学是很慢的,3.27复试,之前的基础几乎为零,本科虽然学过斯托克版本的计量经济学,但完全是水过去的。中间还有一周两天的实习,时间比较紧张,基本就是不上班时从早8点到晚11点一直在图书馆学习,只学计量,我基本上就只看了伍德里奇的教材,李子奈的在复试前两天买了看了个最大似然估计就没看了。由于寒假没接触数学,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头疼,在网上找了教学视频,先看书再看视频,看了两遍视频,跟着做笔记,又看了好几遍教材才基本弄懂了,没有做课后习题,考试之前自己把历年的复试题目做了一遍,反正自己觉得差不多80分就OK了,考试会有开放性的题,比较难答,比如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汇率趋势、出口等,最后成绩将近80分,意料之中,确实没准备多久,大家有时间最好早点看,别学我把时间压得太近。经院复试计量的比重很高,计量占最后总成绩的15%,也就是复试计量10的差距在总分差距有1.5分,而初试成绩是除以5在乘以0.7,即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初试10分的差距在总分里只有1.4分,曾经有初试很高的复试被刷,大家不要不要以为进了复试就稳了。
接下来就是面试了,面试分为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这两个加起来占总15%,其中专业面试占10.5分,英语口语面试4.5分。我由于时间都放在计量上,这两个加起来准备了一天,还好最后都是90+,主要是因为专业面试的内容和801有很大的重合。专业面试是先抽3个题进行回答,分别是中微、中宏、计量,然后老师可能会问额外的问题,可能涉及这几门学科,也可能跟你本科经历相关,我当时是最后一个面试,可能老师也想早点结束,除了抽到的问题就只问了我价格弹性,抽到的题包括、什么是内生性以及如何解决,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属于政府购买、什么是风险偏好,解释一下索罗经济增长模型,这几个都比较简单,反正对于考801的没什么压力,初试考其他的估计得早点把课本看熟,其他同学问到的有些知识点还是有点偏的,专业面试一共20-25分钟。英语面试就比较简单了,也相对比较随意,大约5分钟,先2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问问你其他问题,我被问到了介绍我的本科论文和未来规划,有些同学会推荐在自我介绍中挖坑,引诱老师提问,大家自行斟酌。
咨询考研高分辅导请联系吴老师
微信:xxxfenglaoshi
微信公众号:上财考研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