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2019年复旦大学中国史考研备考指导

新祥旭聂老师xxx-nls / 2018-08-09

 

一、学院介绍

历史系是复旦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1925年正式成立,时称史学系。抗战期间,史学系随校本部迁往重庆,1938年春改为史地学系。1949年,暨南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文学院并入复旦,改史地系为史学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组成了复旦大学历史系。从80年代后期起,原属于历史系的历史地理和文博专业,先后独立为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文博系。

翻开历史系的档案,我们会发现在院系调整前,历史系就已经拥有享誉学界的一代宗师,如周谷城、顾颉刚、周予同、姚名达、方豪、陈守实、邓广铭、蔡尚思,等等。著名的语言学家陈望道、闻名遐迩的地理学家任美锷都先后担任过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又有谭其骧等杰出学者调入我系任教,开创了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新局面。

经过七十多年来几代史学家的辛勤努力,我系已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教书育人、图书建设、设备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199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被国家教委定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年,我系成为国内5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3年起,历史系新设旅游管理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生,并被上海市旅游委员会授予“上海市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定点单位”。20009月,成立了以历史系为主体的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1990年以来,历史学系教师完成各类研究项目近40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共30余项(包括国家、国家教委、上海市和其他方面)。业已出版的世界文化史丛书、中国文化史丛书、犹太研究丛书、韩国研究丛书等著作,已经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中华文化通志》101卷从1998年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荣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和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中国历史文选》曾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教材,至2001年业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次印刷,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被列入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自1990年以来,历史学系教师发表著作近200部、论文约1000篇。获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近60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2001年两次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评奖中,历史系有两位中青年教师分别获此殊荣,也是复旦大学文科各专业仅有的两位获奖者。历史系目前共有教职员工57名。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17人,讲师16人。

历史系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近二十多年来,主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价”等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主办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等有重大影响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应邀来我系进行学术交流的国外学者约100人次,涉及到的著名学府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乃尔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庆应大学、早稻田大学;韩国的汉城大学、高丽大学,等等。派遣教师出国进修、研究、讲学及参加学术会议约80人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得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出国进修或访问。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不仅扩大了历史系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使本系教师直接在海外刊印发表的论著逐渐增多,而且使教师有机会更多地掌握国际学术信息,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科研教学水平。 

二、专业介绍

中国史学史: 本专业为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 近年来本专业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包括:科研项目有从中古向近代转型期的西欧文化,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成果:《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论乾嘉史学》,《中国史学的近代化问题》。 开设主要课程:中国史学史专题,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史学史资料研究。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化机构任职。 历史文献学: 本专业为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 研究方向:1、方志学;2、明清文献与文化;3、中国近现代经济文献研究;4、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文献研究。 科研成果:中国近代地方志经济文献选编》、《二十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方志学》。研究课题:《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风俗史》、《上海租界史料整理》、《民国时期报刊史料研究》。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国近代史料学”、“中国现代史料学”、“新方志编纂学”、“谱牒学”、“民国人物传记文献研究”等基础课程,还计划与上海市档案馆合作开设“上海租界史史料整理与编纂”、“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文献资料”等新的课程。 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适宜担任中央和地方的档案馆、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从事文献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出版社的编辑和各种文化机关的资料编研人员。 专门史: 本专业为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 研究方向:1思想史文化史;2中外交往史;3上海史。 近年来本专业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包括:科研项目有自由主义与现代中国、西书中译与中国近代知识结构的变化、日本东亚文献研究。成果:《中华文化通志》、《章太炎思想研究》、《胡适评传》、《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通史》。 开设主要课程:思想史专题,文化史专题,上海史专题,中外交往史专题,思想文化史史料学,思想史文献与方法,中外交往史资料与文献,上海史文献与方法。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化机构任职。 中国古代史: 本专业为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授予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1、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2、先秦秦汉史;3、魏晋南北朝隋唐史;4、宋元明清史。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有:中国史学史研究》、《晚明史》等;主要研究课题有“中国上古的神话与宗教”、“东北亚社会与文化”、“明清西学史研究”、“方志学”等。主要的学术成果有《晚清学术史论》、《国史概要》、《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等。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史学史”、“中国文化元典导读”、“中国经学史研究”、“中国风俗史”、“古文字学”、“隋唐史”、“内陆亚洲的历史与文化”、“明清江南市镇研究”、“明清西学史”、“佛教史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研究”、“方志学”等。 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主要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研究人员、编辑记者、机关干部、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等。 中国近现代史: 本专业为全国重点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4人。 研究方向:1晚清史;2中华民国史;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近现代经济史;6中外关系史。 近年来本专业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包括: 科研项目有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近代中国金融风潮研究,近代上海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研究,近代上海金融通史,冷战时期朝鲜半岛问题研究,顾维钧与中国外交。 成果:《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宋子文研究系列著作》,《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领域经济关系考察》,《顾维钧传》,《颜惠庆传》。 主要课程:晚清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中国近现代经济金融史,近现代中外关系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化机构及企事业机构任职。。 

 

三、考试科目和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060200

专业名称

中国史

招生人数

23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2 (
全日制)历史文献学
03 (
全日制)专门史
04 (
全日制)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
05 (
全日制)中国古代史
06 (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史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41历史学综合

复试科目

专业基础知识

考试方式

口试

专业外语

考试方式

口试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中国通史

考试方式

笔试

世界通史

考试方式

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

50%

备注

1.04方向招生5名为文史研究院与普林斯顿、东京大学合作项目。文史研究院咨询电话55665284

2.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四、2018年复试分数线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公共课

专业课

总分

06

历史学

55

180

330

 

 

五、复旦大学中国史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朱绍侯

《中国近代史》李侃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

《世界史》吴于廑(古、近、现共六本)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