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
54、脂类的水解特性 —— 脂类分解成基本结构单位的过程除在稀酸或强碱溶液中进行外,微生物产生的脂酶也可催化脂类水解,这类水解对脂类营养价值没有影响,但水解产生某些脂肪酸有特殊异味或酸败味,可能影响适口性。
55、脂质自动氧化 —— 是一种由自由基激发的氧化。先形成脂过氧化物,这种中间产物并无异味,但脂质“过氧化物价”明显升高,此中间产物再与脂肪分子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当氢过氧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则分解形成短链的醛和醇,使脂肪出现不适宜的酸败味,自动氧化是一个自身催化加速进行的过程。
56、微生物氧化 —— 是一个由酶催化的氧化。脂氧化酶或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最容易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57、脂肪酸氢化 —— 在催化剂或酶作用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可以得到氢而变成饱和脂肪酸,使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败。有利于贮存,但也损失必需脂肪酸。
58、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 禽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59、胆汁肠肝循环 —— 各种动物吸收的胆汁,经门脉血到肝脏再分泌重新进入十二指肠,形成胆汁肠肝循环。
60、必需脂肪酸的概念 ——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3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61、有效能 —— 饲料中的能量不能完全被动物利用,其中,可被动物利用的能量称为有效能。
62、1卡(calorie) —— 表示1克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从14.5°C升高到15.5°C所需要的热能
63、总能 —— 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64、消化能(表观消化能) —— 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表观消化能。
65、真消化能 TDE = GE — ( FE — FmE )
66、粪能 —— FE(energy in feces,缩写为FE)为粪中养分所含的总能,称为粪能
67、代谢粪能 —— FE中扣除代谢粪能FmE后计算的消化能自然是真消化能(true digestible energy.缩写为TDE)
68、代谢能(表观代谢能) —— 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energy in urine,缩写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energy in gaseous products of digestion,缩写Eg) ME=DE—(UE+Eg)=GE—FE—UE—Eg
69、氮效正代谢能 —— MEn是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代谢能,主要用于家禽。
70、真代谢能 —— TME = GE — ( FE — FmE ) — ( UE — UeE )
71、尿能 —— 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72、消化道气体能 —— 来自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微生物发酵产气的同时,也产生部分热能,在冷环境条件下,具有参与维持体温的作用。
73、净能(Net Energy ,缩写为NE) —— 是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eat increment,缩写为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74、食后体增热HI —— 过去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体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热增耗以热的形式散失。
75、维持净能 (net energy for maintenance,缩写为NEm) —— NEm指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维持体温恒定、适度随意运动
76、生产净能(net energy for production,缩写为NEp) —— NEp因动物种类和饲养目的的不同,NEp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增重净能NEg、 产奶净能NEl、 产蛋净能NEe、产毛净能NEw、产脂净能NEf、 繁殖净能NEr、 使役净能NEw。
77、总消化养分 —— TDN = X 1 + X 2× 2.25 + X 3+ X 4
78、淀粉价 —— 是1kg淀粉在阉公牛体内沉积248g脂肪(相当于2356KCalNEf和9.858MJ净能)。即为1个淀粉价。
81、能量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 —— 指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
82、能量净效率(net efficiency) —— 指产品能量与摄入饲料中扣除用于维持需要后的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的比例。
83、必需矿物元素 —— 必须由外界供给,当外界供给不足,不仅影响生长或生产,而且引起动物体内代谢异常、生化指标变化和缺乏症。在缺乏某种矿物元素的饲粮中补充该元素,相应的缺乏症会减轻或消失。
84、可利用磷 —— 可利用磷(有效磷) = 无机磷 + 30%植酸磷
85、“草痉挛” —— 产奶母牛在采食大量生长旺盛的青草后出现“草痉挛”,表现为:神经过敏,肌肉发抖,呼吸弱,心跳过速,抽搐和死亡。
86、维生素 —— 是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物。
108、体内(in vivo)消化实验 —— 用动物测定饲料养分经过其消化道后的消化率常称体内(in vivo)消化实验。
109、外源指示剂法 —— 预备实验期开始将Cr2O3加入饲粮中混匀饲喂。指示剂法除每日只收集部分粪样外。粪的干湿对计算无影响,但Cr2O3和营养物质含量必须来自同一粪样。
110、内源指示剂法 —— 内源指示剂法是指用饲粮或饲料自身所含的不可消化、吸收的物质作指示剂,如盐酸不溶灰分。
111、“尼龙袋法” —— 是将被测饲料装入一特制尼龙袋,经瘤胃瘘管放入瘤胃中,48h后取出,冲洗干净,烘干称重,与放前的饲料蛋白质含量相比,差值即为饲料可降解蛋白质量。
112、离体消化实验 —— 指模拟消化道的环境,在体外(实验室内)进行饲料的消化(incubation)。
113、平衡实验 —— 研究营养物质食入量与排泄、沉积或产品间的数量平衡关系的实验称平衡实验
114、氮平衡实验 —— 主要用于研究动物蛋白的需要、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以及饲料或饲粮蛋白质量的比较。 食入N = 粪N + 尿N + (毛发、皮屑、分泌N) + 体内沉积N分解N
115、碳平衡实验 —— 食入C=粪C+尿C+CO2+CH4±体内沉积分解C
新祥旭---2018-2019年MPA考研一对一辅导班报名中!
咨询QQ:3390-4516-33
手机+微信咨询:133-4100-4451(新祥旭岑老师)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505室